城墙现保存从芭蕉园到东水门巷的古城墙约230门宽3.1米、高4.5米、厚6.6米,城门上行,过了翠微门,与之相接的那道城门就是东水门了。在那首古老歌谣《重庆歌》里,东水门被如此描述:“东水门,有一个四方井,正对着真武门,鲤鱼跳龙门。”真武门即是长江南岸涂山寺倚座的那座山峰,龙门是指对岸的龙门浩,在民间,一直有“鲤鱼跳龙门”的说法。而那门四方井,如今已无迹可寻,只留下人们思幽怀一的情怀。
由于地理位置使然,这里曾是人们渡长江去往南岸的要道,也是重庆来往江南江北的上要航运码头,20世纪30年代,这里曾经繁华一时,外地商贾云集于此,一派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场景。直到在上世纪之初城垣拆除,到处可以出城,东水门的渡江功能被望江门渐渐代替,昔口的客栈、酒肆、商号逐渐消失,曾经的繁华和热闹也被岁月带走。
如今东水门老城墙的一段作为重庆历史的鉴证醒目地渐立在那儿,古老的沙石垒砌的城墙顽强地记录着古老文化。城下的旧木房被改建一新的黑瓦白墙的仿古建筑所替代,显得古色古香,韵味十足;四周是开阔平坦的滨江公路。不时有汽车从这里急驶而过,让人很难想象这里原来环境的狭仄与破旧,典型的爬坡上坎陡斜的地势;拾阶而上,可以远眺嘉陵江汇入长江的时而分明时而浑浊的奇妙景致。古老的东水门、明清建筑风格的湖广会馆伫守在长江边。是重庆曾经有过的商埠繁荣辉煌。是湖广大移民的历史见证。穿越时光隧道,历经600年沧桑,满载着历史人文口。
2009的年5月,在这里修建了一条东水骚传统商业街,打造成“巴渝文化长廊”,游客可以石到蜀绣、石刻现场表演,买到一些像梁平竹帘画、荣昌陶瓷的重庆民间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