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公交网 » 上海公交 » 城市生活 » 杭州旅游去哪玩

杭州旅游去哪玩

2016-11-04 13:31:25

杭州西湖

西湖的美既在于湖,也在于山。群山峻岭环绕着美丽的西湖:西南有龙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烟霞岭,大慈山、临石山、南屏山、凤凰山、吴山等,总称南山;北面有灵隐山、北高峰、仙姑山、栖霞岭、宝石山等,总称北山;它们像众星捧月一样,捧着西湖这颗江南明珠。山体的高度虽然不超过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南北高峰遥相对峙,高插云霄。

杭州西湖

1. 南宋时期的西湖十景,基本围绕着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

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

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这十景各擅其长,组合在一起代表了古代西湖景观的精华,主要分布在西湖内湖地区和湖区中心。老十景或可称谓为内环景色。

2.新西湖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经过杭州市民及各地群众积极参与评选,并由专家评选委员会反复斟酌后确定的,它们是:

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

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这十景基本分布在靠近西湖的周围群山之中,以山景为主,景点面积较广,视野开阔。仅阮墩环碧是西湖中的小岛景色。新十景或可称谓为中环景色。

3.2007年杭州人民和各地群众又评选出了西湖的新新十景:

灵隐禅踪、 六和听涛、岳墓栖霞、 湖滨晴雨、 钱祠表忠,

万松书缘、杨堤景行、 三台云水、 梅坞春早、 北街梦寻.

这十景主要分布在距离西湖较远的群山峻岭之中,山因水清,水因山绿山水相映辉。湖滨晴雨、北街梦寻靠近西湖岸堤。新新十景或可称谓为外环景色。

其它景点还有保俶挺秀、长桥旧月、古塔多情、湖滨绿廊、花圃烂漫、金沙风情、九里云松、梅坞茶景、西山荟萃、太子野趣、植物王国、中山遗址、灵隐佛国、岳王墓庙等,具体称谓有待商榷。

西湖不仅山水秀美,林壑幽深,更有大量的文物古迹,以及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景物、人文、历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她特有神韵的景观现象。

西湖历史悠久,文化土层深厚,古迹遍布,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5 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还有39处文物保护点和各类专题博物馆遍布山水之间,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游览胜地。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是一首韵味悠长的诗篇,是一幅景色尤新的图卷,是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老人,还是匆匆走过的过客,无不为这人间天堂的美景所倾倒。

苏堤两边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天色空蒙,青山滴翠,杂树升烟。此时走在堤上,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所惊叹,心醉神驰。西湖的美景不仅是春天繁花绚烂,更有夏日里莲碧接天,秋夜中月印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梅。还有那烟柳笼纱中的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即便是同一景色也节气的变化具有不同的特色。

一年有四季,一季有六节,六节上中下,七十二变化。无论你何时来到这里,都会领略到她不同的风韵。

灵隐寺

灵隐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距今已有1670多年历史灵隐寺,又名云林寺。印度僧人慧理见这里景色奇幽,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这里建寺,取灵名隐。五代时吴越国王钱俶崇信佛教,广建寺宇,当时灵隐寺规模宏大,僧众三千,成为江南名刹。

灵隐寺

大雄宝殿前的石塔,天王殿前的石经幢均是五代十国吴越时的遗物。灵隐寺珍藏的佛教文物,有古代贝叶写经,东魏镏金佛像,明董其昌写本《金刚经》,清雍正木刻龙藏等等,都是珍贵的宝物。

全寺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法堂、华严殿。

灵隐寺天王殿上悬“云林禅寺”匾额,为清康熙帝所题。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至灵隐,一日早晨灵隐寺主持谛晖法师陪同康熙帝登上北高峰,只见灵隐寺笼罩在一片晨雾之中,康熙帝即景生情题了“云林禅寺。

进天王殿,弥勒佛后壁佛龛里站着手执金刚杵的韦驮菩萨,韦驮佛像造型端庄,由独块香樟木雕成,是南宋遗物,已有700多年历史,很具观赏价值、

过天王殿为庭院,院中古木参天,正面是大雄宝殿,重檐高33.6米,十分雄伟。大殿正中是一座高24.8米的释迦牟尼莲花坐像,气韵生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宗教艺术作品。

大殿后壁有“慈航普渡”、“五十三参”海岛立体群塑,共有佛像150尊,正中为鳌鱼观音立像,下塑善财童子,善财童子参拜名师53位。上有地藏菩萨和释迦牟尼雪山修道的场景:白猿献果、麋鹿献乳,整座佛山造型生动,很有艺术价值。

大雄宝殿原称觉皇殿,单层三叠重檐,气势嵯峨。殿正中,佛祖释迦牟尼像高踞莲花座之上,妙相庄严,颔首俯视,令人敬畏。这是我国最高大的木雕坐式佛像之一。

法堂下面是灵隐寺文物展厅,内藏有灵隐寺历代珍藏的文物,如灵隐寺历代方丈所用过的法器、贝叶经、唐人写经以及出土的佛像、清代竹禅和尚所画的济公活佛等。

华严殿是最后一重殿,从华严殿往下观望,五个大殿贯穿在一个中轴线上,层层递进,殿门上挂有原国家人大委员长乔石同志的亲笔题字“华严殿”。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自明代就有,后废。清初重建罗汉殿影响甚大,名播海内外,现在的罗汉堂是建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其平面呈“卍”字形,“卍”字为佛祖的三十二相之一,以示万法唯心、万德圆融、万缘俱息之意。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罗汉堂。

罗汉堂中央是一座佛教四大名山铜殿,分别供奉五台山文殊菩萨、峨眉山普贤菩萨、普陀山观音菩萨、九华山地藏菩萨。在佛教中,此四大菩萨分别象征大智、大行、大悲、大愿。铜殿高12.62米,翼展7.77米,底部面积5平方米,三重檐,四立面,造型精致,气势磅礴,为 “世界室内铜殿之最”,已被列为吉尼斯纪录。

道济禅师殿中供奉有一尊右手拿破扇、左手持念珠、右脚搁在酒缸上的济公像,他就是民间家喻户晓的“济公活佛“。

济公传说

济公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生于南宋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卒于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原名李心远,法名济公,浙江台州人,是当时天台临海都尉李文和的远房孙。他剃度出家的地方就在灵隐寺。在他的一生行径中,被民间渲染得离奇古怪。事实上,济公是一位性格率真而颇有逸才的名僧。他的师父就是著名的瞎堂慧远禅师。济公佛学造诣颇高。但一生行径与一般出家僧人也确有不尽相同的地方。据记载,济公性格狂放不羁,饮酒食肉,行若疯狂,与一般寺僧格格不入,以致到了监寺不能相容的地步,当时住持灵隐寺和尚是瞎堂慧远禅师。有人就把济公的这种怪诞行为上呈予瞎堂慧远,慧远禅师不但不开除他,反而批复道:“法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耶”!大家这才不再议论。

瞎堂慧远禅师圆寂后,济公不久就离开灵隐寺而到了净慈寺。他在净慈寺度过了余生,一直到端坐而逝。

济公一生怡然飘逸,喜好云游,出行四方,足迹遍及浙、皖、蜀等地。他常衣衫不整,寝食无定,为人采办药石,治病行医,解忧排难,常常灵验,广济民间疾苦。因此,其德行广为人们所传诵。

灵隐寺旁的飞来峰,也是杭州的名胜。飞来峰不仅风景美,而且是我国南方古代石窟艺术重要地区之一。

钱塘江

钱塘江,古称浙江、渐江、罗刹江和之江,是祖国东南名川,浙江省最大河流。钱塘江全长605公里,流域面积48887平方公里,流经杭州市闸口以下注入杭州湾。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成著名的“钱塘潮”。钱塘江干流在杭州市境内,建德梅城以上泛称新安江,自梅城以下,分别称为桐江、富春江、钱塘江。钱塘江两岸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全省最重要的旅游线。钱塘江发源于安徽南部黄山地区的青芝埭尖,流经14个县市,注入杭州湾。因桐江和富春江河段景色极佳,统称富春江。闻家堰以下河口一段才称钱塘江,这段水道貌岸然曲折,形如反写的“之”字,西湖正好是反“之”上的一点,故称之江。现丰钱塘江或之江称全江。钱塘江河口呈巨大的喇叭形,杭州湾口南北两岸相距约100公里,至钱塘江口缩小到20公里,再上至海宁盐官,仅为2.5公里。河床纵剖面有庞大的沙坎隆起,从乍浦起以1.5/10000的坡度向上抬起,到仓前附近达到顶点,再以0.6/10000的倒坡伸展到闻堰。此河段受江面束窄、河床隆起的影响,潮波破裂汹涌,形成天下奇观“钱塘江潮”。钱塘江干支流开发历史悠久,沿河两岸许多名山、秀水、奇洞、古迹。在这辽阔的钱江流域,特产富饶,人杰地灵,风土民情,丰富有趣,被称为“黄金旅游带”。

钱塘江

古时杭州观潮,以凤凰山、江干一带为最佳处。因地理位置的变迁,从明代起以海宁盐官为观潮第一胜地,故亦称海宁观潮钱江秋涛闻名国内外,早在唐宋就已盛行。观潮之日,尤在农历八月十八日前后几天,路上车如水流,人如潮涌。远眺钱塘江出海的喇叭口,潮汐形成汹涌的浪涛,犹如万马奔腾,遇到澉浦附近河床沙坎受阻,潮浪掀起三至五米高,潮差竟达九至十米,确有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可摧之势。不同的地段,可赏到不同的潮景:塔旁观一线潮,八堡看,汇合潮,老盐仓可赏回头潮。钱江观潮位于杭州东北45公里海宁盐官镇。如此壮丽景观,世上只有二处,一是南美洲巴西的亚马逊河,一是钱塘江。为古今中外观潮者所倾倒,称为天下奇观。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由西往东注入杭州湾,流入东海。钱江涌潮为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它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钱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海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观潮始于汉魏(公元一世纪至六世纪),盛于唐宋公元七世纪至十三世纪),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 南宋每年农历8月18日在钱塘江上检阅水库,以后沿习成节。除农历8月18日前后三天观潮节外,农历每月初与月中皆有大潮可观,并可作一潮三看追潮游在中秋佳节前后,八方宾客蜂涌而至,争睹钱江潮的奇观,盛况空前.距杭州50公里的海宁盐官镇是观潮最佳处。

推荐线路: 01路   04路   6路   8路   11路   13路   14路   15路   17路   18路  
公交网 |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APP下载 | 移动版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浙ICP备19049204号-5 公交网 ©2003-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