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江上游赫赫有名的水码头,重庆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城市商业是从码头兴起的,所以当年的打铜街远比都邮街(现在的解放碑)有名气。商人经过打铜街,将自己的商品运到水码头,通过货船运出;同时义将买迸的货物途经打铜街运同。在一张开埠前夕的重庆地图上,打铜街的地名已经赫然在列。这条长不足200米、宽约7米的短街,见证着重庆水码头的繁荣。
打铜街亦是重庆第一条安装路灯的街道。9921年,重庆商务督办公署委托烛川电灯公司,在打铜街、陕西街、小什字等主要街道安装路灯一百余盏,这便是重庆路灯之始。
到了“陪都”时期,打铜街街道两侧竖杆子、牵线,将路灯悬吊马路中央。每每微风吹来,路灯前摇后摆。由于路灯下多为闹市街区,性格幽默的重庆人则称晚上闲逛为“灯儿晃”。从此,"灯儿晃”成为一句著名的言子传遍川渝。截至1936年,重庆全城有400条街道安装了路灯,总数达到1338盏,打铜街被赞誉为重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第一街”。
民国时期的打铜街及附近街区,集中了交通银行重庆分行、川康银行总部、美丰银行总部、中国银行总部,聚兴诚银行总部、川盐银行、和成银行等,因此,打铜街又被喻为“抗战时期中国的华尔街”。今夭,我们依然可以从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旧址)和邮政局(川康平民商业银行旧址)这两栋历经风雨而保存完好的建筑中,触摸到打铜街沉寂已久的辉煌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