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兰溪市永昌街道社峰村,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社峰村离兰溪市10公里,离诸葛八卦村5公里,是延陵吴氏聚居的村庄,全村共有133户明清古民居住户,共计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社峰紧靠千年古街永昌镇,永昌街道文化底蕴深厚,夏李村是文化名人李渔的故乡,辖区内有3个文化遗址和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李渔坝、社峰积庆堂、下孟塘上族祠)。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即旧宅村覃思棠、樟林花厅、梨塘下毓华堂、桥下河贻德堂、朱村鼎新堂。另有永昌古街及樟林、社峰等多处明清古建筑和杜岩寺、西岩寺等人文景点,辖区群众文化活跃,樟林、永昌赵、社峰、夏李四个村的板凳龙、社峰布龙、后胡舞狮、街道老年腰鼓队等重大节庆活动经常活跃在集镇和村庄,非物质文化下孟塘村的小脚灯民间表演艺术已上报省级保护项目。
兰溪社峰村,绿色生态休闲,未曾开发的原汁原味小村庄,因被历史尘封而深藏不露,因年代久远而风雨剥蚀,古老而神秘,可谓山美、水美、人美、村美、田野美,处处秀美。
1、兰溪社峰村是一个古老而神奇的村庄
社峰村建村于南宋宝佑间(公元1253年-1258年),距今750年。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吴文化重要分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有深厚文化底蕴,是丰富历史富矿。
社峰村是正统堪舆风水选址建村的典范,为此许多专家学者慕名前来社峰考察,研究探求易经堪舆无穷奥妙。村中老人所说,“三重山三重水”,“太师椅”,“燕子窝”的风水宝地之谓。村旁有社峰山,以此为村名,村落选址完全遵循“枕山、环水、面屏”的风水原理,有“最胜之宅兆”之说。
《阳宅集成》中口诀云:“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明堂宽大斯为福,水口收藏积万金。关煞二方无障碍,光明正大旺门庭。”可以概括为枕山,环水,面屏的模式。兰溪社峰村的选址,正是受到这一模式的影响,被“形家所称最胜之宅兆也”。 ”符合最正统堪舆选址原则,标准。
社峰村双莲桥
又如社峰文昌阁、关王殿(汉寿亭侯庙)、文武桥位于千年古镇永昌镇二华里,离社峰村一华里,择华山脚下。是社峰“门户”,风水“关口”。显然,以风水择地,即可以满足人们精神上的寄托和对吉地的依赖感,同时在物质环境上又能获得一个和谐、优美的村落外部空间。
水口是村落外部空间的重要标志,用以界定村落空间序列的开端,村民到此便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在风水观念的影响下,水口不仅是村落的入口,而且对村落的兴衰与安危起着精神主宰作用。因此在东侧建文昌阁,西峙汉寿亭侯殿,中连文昌桥,守住社峰人气,财气,仕气。是社峰完美关锁,也是社峰又一亮丽的景观。这种于村口建(植)高大建筑或桥梁、亭阁、大树的做法,虽然是出自一种象征意味的目的,但在客观上弥补了自然环境的不足,使景观趋于平衡与和谐。
社峰村杞荫桥
2、兰溪社峰社是一个绿色生态休闲的古村落
“堪舆风水”开保护社峰生态,建设绿色环保村庄之先河,为建设生态,可持续发展,环保的新农村建设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一是为保“龙脉”非常重视山上的植被,童坞山为一姓来龙命脉所关,万历年间,寿文前辈捐资买得沿山松木一带,以蓄养风水,涵养龙气,严禁破坏砍伐。几百年来,作为族规,多次写入族谱,提醒族人务必遵守。因此,山上植被茂密,古树大树林立,据说大厅屋柱(共有64座,最大周长1.86米。)出自本村前头坞。年长者讲,解放初期,村旁山上一人合抱不过的松树随处可见。加之,路旁,溪旁,塘边,水口,社山顶都须栽植高耸“风水树”其绿化生态可见一斑。
二是远近闻名的“桃李之乡”。在历史上,村庄桃李满园,成为社峰独有的一道亮丽风景,是社峰八景中一景:曰“花村田舍”,在峰之北隅,桃李纷繁绕屋可千万树,时观田夫牧子,出入讴歌,不啻秦人桃花源也;既美化,绿化村庄,也给农户带来了不斐的收入,可谓是循环经济的典范。
三是有合理、完整、科学的排水系统。全村有十八口塘合理分布村中,天井水池、地下暗道、各种小池塘、和全村明沟有序分布,承担落雨和居户污水排泄任务,经若干口塘积聚,沉淀净化后,才流入村旁小溪,做到了“零排放”,保证母亲河——永昌溪不受污沾。先辈“环保”意识,聪明才智是后人自叹不如的。
兰溪社峰村古建筑精美木雕
3、兰溪社峰村是一个“小河、流水、人家”最宜人居住的美丽乡村
永昌溪是巨江一条重要支流,她记载着家乡的历史,她铭刻着时代变迁的痕迹,她滋润哺育着两岸人民生活,她记忆着多少人童年美好的回忆。在社峰境内,从北向南环蜒了绕长达10华里,是社峰村的母亲河,风水河,风景河。自明清起在上陸续建起了五座石桥,(杞荫桥、双莲桥、登丰桥、文武桥、包店桥),既方便人们进出,也是社峰又一亮丽的人文景观,蕴涵着深厚的人居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匠心。使社峰成为名符其实的“小河流水人家,”最宜人农家居住之地。
中国民居习惯是“座北朝南”而社峰的住屋大多数是“座西朝东” 社峰世孙吴寿成(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在北京城市规划局工作)在《社峰村庄民宅风水环境喻析》写道:“社峰村庄座落在南北走向,延绵数里的上(宅)山、下山间,朝向东方的向阳山坡上,因山就势而建,上至上宅山背,下至下山脚小溪边,俗称上山下。村庄位居于青龙白虎怀抱,竹林青翠,桃李满园,池塘遍布,山水交融,风光独秀的太平世界。村庄的祠庙厅堂大宅门第、民宅及至吴公祖坟概为座西朝东、背山面水、面向旭日朝阳。即使塔岭背、下山坑这样的山坡上的民宅,大门是开向东西走向的,村庄小道朝南朝北开的,而室内堂屋依然是正堂屋座西朝东的。这是独具一格的社峰的山水特色。是由社峰的山水脉胳走势,地理环境所决定的合理选择,体现了吴氏祖宗之智慧和独树一格的胆识。因山就势,座西朝东的社峰村庄及其厅堂民宅,冬暖而夏凉。
社峰村古民居精美牛腿木雕
正是由于社峰村的地形地势是西北高而东南低,西北的山峦和沿山坡栋栋退落的房屋,挡住了冬天的西北寒风和夏天的烈日西晒,而从东南方的广阔田野迎来了冬天温暖和熙的太阳和夏天湿润的东南的和风。借社峰山水之势创人文历史天堂,融人文于自然之中,创安居乐业人生环境,此乃延陵祖宗之功业,也显社峰村风水之绝妙矣”!
社峰村水景风光
社峰村是风水宝地,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宜住之地。更有八大风景,有兰溪世外桃源之称。
社峰村登封桥
社峰村文武桥
4、兰溪社峰村是一个有深厚历史积淀,蕴含丰富文化历史内涵的古老村落
社峰村留下了宝贵的古建筑群遗产。金华著名古建筑摄影师在《记录兰溪社峰的旌节亭和积庆堂》一文中写道:“3月27日离开永昌老街后步行三华里去社峰村,两年前的初夏曾经来过该村,为的就是看看新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的积庆堂,那次因为时间匆忙几乎没有拍摄内部梁架照片,这次算是来“补课”的。社峰村以吴氏为主姓,南宋时从淳安青溪社塘迁于现址定居,村旁有社峰山,以此为村名,村落选址完全遵循“枕山、环水、面屏”的风水原理,有“最胜之宅兆”之说。除了积庆堂外,村内外还遗存了多处古建筑,包括牌坊、古庙、石桥等。
社峰旌节亭,是兰溪市唯一方形古石碑
村北的一片油菜园里有“藏着”一座造型别致的四角石牌坊,通高不足五米,像是袖珍版的许国石坊。该牌坊俗称旌节亭,是清咸丰九年(1859年)为“故儒吴大业妻毕氏”所建,坐北朝南偏东12°左右,平面呈正方形,单檐歇山顶,楼脊有鸱鱼和宝葫,檐角起翘,斗拱粗犷,柱子讹角,有“恩荣”竖匾两块,南向两檐柱阴刻对联“卌年苦节锓彤管,一字荣褒慰素心”,亭子四周石板围护,立有一碑记,正中刻“奉上谕旌节故儒吴大业妻毕氏”,右边有“……兵部右侍郎兼督察院副都御史文巡抚浙江等处水陆……礼部右侍郎提都浙江全省学政张锡庚……”等字样,左边落款“大清咸丰九年岁次已未八月”。据说它是兰溪市现存的四十余座明清牌坊中唯一的四角牌坊,有比较高的文物价值。村南高地上是三进三间两天井式古庙“隆兴殿”,里面供奉“徐王大帝”,大门紧锁,无缘一见,门厅外有神态憨厚的雄雌石狮一对,疑为明早期遗物。从门缝窥得里面建筑尚存古意,大约也是明初所建,后代重修。
社峰村古庙——隆兴殿,祀“徐王大帝”
走下“隆兴殿”不久就进入社峰村,村旁的溪流清澈可鉴,但仍可以看到垃圾成堆的不和谐景象,几座古朴的石拱桥依然担负着村民外出劳作的交通要道,同时也是村落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其中文武桥有民国戊辰十七年秋(1928年)的清晰题刻,庆丰桥斧舟形桥墩上有刻“咸丰”等字样的石碑,双莲桥除了“双莲桥”三字外未能发现其他铭文。走进社峰村,还能发现不少精致的古民居和传统巷弄,山面起伏的马头墙、精美的牌坊式门楼、狭小的内天井、走马楼式对合院落,兰溪的明清住宅建筑似乎是介于徽派民居和东阳民居的中间体,其实本身这两大建筑体系就是一脉相承。一位老人指着她家门外的“恩荣”门楼说,省里都有不少专家过来考察,对其上的砖雕篆书变形体很感兴趣,
省重点文保单位--社峰村积庆堂和古碑楼
社峰村积庆堂。但至今还没有人能读全这四个字。
积庆堂是明万历年间建造的吴氏大厅,坐西朝东,几乎没有角度偏离,整体建筑布局是由四进两夹弄加封火墙围合成的纵向长方形。门厅左右两旁各立有二柱三楼式“恩荣”石牌坊一座。左侧一座与积庆堂垂直,坐北朝南,是清乾隆七年(1742年)为“故儒士吴法妻范氏立”的旌节牌坊,额枋上浮雕鲤鱼、海马、游龙等图案。右侧一座与积庆堂平行,坐西朝东,是清雍正七年(1729年)为“吴肇鹏妻范氏立”的节孝牌坊,雕刻简朴,仿木结构明显。
社峰村古民居壁雕,其右上的砖雕门额为九叠文篆书
社峰村长弄堂
社峰村留下了一部好的家谱。社峰族谱记载:从太伯始至翦公为74代(远祖系),党公从湖(州)迁睦(淳安)为9代(近世代),本族传由吴文仪公始,从淳安迁社峰,现历经25.6代。其迁徙路线十分清晳,《社峰吴氏族谱》清宣统元年(1909年)编辑而成,共25本。这是一项令今社峰吴氏族人敬佩不已的文化大工程。
此外还有保护完好的的迁祖吴文仪公墓,文仪公墓在今社峰村中,有七百年历史,是少存的南宋古墓。
社峰村留下了宝贵思想文化遗产。七百多年来,社峰吴姓繁衍生息,人杰地灵,族群团结,民风淳厚,社会和谐,人才辈出,耕读传家,尊师重教,勤奋好学,为旁群他族所不及,实为先祖荫德,后人努力之结果也。
5、去社峰村交通线路非常便利和快捷,是兰溪市周边游、近郊游的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
兰溪社峰村地理位置适中,交通便捷,社峰村离兰溪市10公里,离诸诸葛、长乐旅游点5公里,330国道、金千铁路从村南、北面通过,永(昌)东(东风水库)公路横贯村村前达山泉黄店,芝堰。东可去六洞山,北可达白露山,芝堰古村落,西连诸葛长乐,南可带动千年古镇永昌,樟林徐氏花厅等古建筑的开发,其前景广阔。
这个传统村落离市区不远,不论你是开车还是搭乘客车,一天时间就能来回。中饭的话,古村落附近都有农家乐,你也可以找当地人打探打探,问问哪家农家菜最为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