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雾村,位于云南曲靖会泽县娜姑镇,会泽由于三江十河的切割,海拔高差相对较大,乌蒙山的最高峰就在会泽4017米,最低海拔为695米,白雾村又称白雾街,始建于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汉代铜都会泽的辉煌,使娜姑成了“万里京运第一站”,会泽的铜从这里源源不断地经由四川外运,络绎不绝的马帮进出,给这个乌蒙山中的小坝子带来繁荣。
白雾村被誉为“中国万里京运第一村”,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古迹众多,娜姑镇绝大部分古建筑均集中于此,保存完好的古老民居民宅达3000余户。
明清时期的白雾村十分繁华,各省前来押运、采购铜的官员特使、商人等常驻于此,并建起了会馆、祠堂、庙宇等10余座,商号150余家。如今,这个村仍然保持着古老淳朴,山峦叠翠,古韵幽幽的风貌。
娜姑古镇始建于西汉建元六年,是镇政府所在地,但真正的娜姑古镇则是白雾村。白雾村位于娜姑坝子东南端,保护规划面积0.53平方千米,历史上很长时期都是娜姑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距县城19千米。
如今白雾村仍然保持着滇东北山区集镇古老的淳朴风貌和独特情趣,最具特色的是占地1590平方米的寿佛寺和占地1171.71平方米的陈氏民居。
白雾村的主要街面为东西走向的一字街。铜运古道穿街而过。白雾村原有城堡城墙,建于清咸丰10年(公元1860年)。城堡国白雾街主街建成,呈长方形,东墙长317米,南墙长350.5米,西墙长273米,北墙长300米,周长12405米,面积95875平方米,占地138.8亩。城墙均高5.8米,厚3米,内外墙用石块垒砌,中间填土夯实。东面据得胜桥设卡,南面依城墙置栅子,西、北两面筑有拱洞形城门。城墙四面设8座炮台,城门上的炮台高出城墙1.3米。如此层层设防,显示出当年白雾街的富有和繁荣。
厚重的历史积淀,物化成娜姑灿烂的人文景观。现在白雾村内尚存古建筑21处,附近尚存云峰古寺以及云峰古驿道遗迹。依山坡走势而建,结合地形自由布局,道路随地形曲直而布置,房屋就地势的高低而组合,建筑、环境、道路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白雾村传统建筑鳞次栉比,多为青砖瓦屋一楼一底或砖石宅院,极具传统风味的屋檐小青瓦,雕刻有致的门窗,古朴典雅的传统民居,部分民居底层装有格扇门、木质货栏柜,建筑机构形式独特。
太阳宫是白雾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堂琅县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彝族、苗族、回族、汉族等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场合中相互依存,和睦相处,传统音乐、舞蹈、民俗、美术、刺绣与村落密切联系。
白雾村既是西汉时期司马相如开辟的“西南夷道”上的重要驿站,又是明清时期的“万里京运第一站”,京铜营运、通运利国是白雾古村的重大历史渊源,整个村历史格局完整,古建筑、民居、寺庙、会馆等各类历史古建保存完整,极具中国古镇特色。2005年,白雾村被国家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明清时期的白雾村十分繁华,各省前来押运、采购铜的官员特使、商人等常驻于此,并建会馆、祠堂、庙宇等10多座,商号150多家,留下了一批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现绝大部分古建筑均集中于白雾街。
白雾街长200多米,宽5-6米,街两边遍布了20多座明清风格的古建筑,除了寿佛寺、云峰寺、三元宫、万寿宫、文庙、财神庙、太阳宫、祠堂、大戏台、天主教堂等古建筑坐北向南排列外,保存完整的古老民居鳞次栉比,组成规范的集镇市容。
建于明代晚期的寿佛寺(湖广会馆)占地1950平方米,用材粗大而古朴庄重。清代晚期的天主教堂占地1225平方米,土木结构,中西合璧而独具特色。建于清嘉庆年间的文庙在众多的古建筑中首屈一指,为三进院落,布局严谨,典雅别致,结构独特,具有浓厚的清代中期建筑风格,东西阁楼互为依托,独具匠心,天子台衬托出大殿的庄严肃穆,其技艺精湛可谓巧夺天工。虽名为文庙,实际上聚孔子、关圣和文昌于一堂,所以也称三圣宫。三圣宫自建成后娜姑即在宫内置办公学,为其教育事业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而娜姑民间文化团体“崇正学社”亦活动其中,现在这里是白雾村小学学堂。
白雾村的典型民居有“陈氏住宅”,它是民国时期原白雾镇民团团长陈炳的私宅,属于“一颗印式四合五天井”建筑,建于1945年,占地1100多平方米,正面有最具当地民居建筑特点的“猫弓墙”,顺高高的石阶而上,两进院,是典型“四合五天井”和“走马转角楼”建筑形式。
此外,游客还可以参观现保存完好的两条铜运古道:一条是蒙姑坡铜运古道,位于娜姑镇西25千米盐水河大峡谷内,全长10千米,随山势盘旋而上,其中石匠房山涧桥头一段古道开凿在悬岩峭壁之上全为隧道;另一条是云峰铜运古道,位于娜姑镇西北部,距县城约30千米,该道开辟于明清以前,现仅存娜姑镇大闸至云峰长350多米、宽仅2米的一段,用不规则红沙块石铺成,上坡及弯道之处,均铺砌成台阶,路面石块上马帮蹄痕累累,其历史之久可见一斑。
还有位于会泽县城北60千米处的小江口,这里是金沙江、小江两江流域交汇的地方,位于两省四县交界处,也是历史上诸葛亮南征渡泸(金沙江)的渡口遗址,以及清末太平天国石达开渡江的地方和红军长征渡金沙江的地方,是古时会泽铜和铸币运京的主要通道,以礼河发电厂梯级电站之一的四级电站就坐落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