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朝阳市有20多处风景名胜区,其中以凤凰山 、大黑山两处国家森林公园最负盛名,贯穿朝阳全境的努鲁尔虎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朝阳历史悠久,人文遗迹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已发现历史遗迹3400多处,出土文物数万件。
1、朝阳凤凰山景点介绍:
朝阳凤凰山是辽西一大名山,是朝阳市最大的旅游景点,古称龙山、和龙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AAA级景区,位于辽西朝阳市城区东部4公里处。占地55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660米。山上有“凌霄塔”(文革期间炸毁,后复修)、“摩云塔”、“大宝塔”三座古塔,下寺的“延寿寺”、“天庆寺”、中寺的“云接寺”,上寺的“华严寺”四寺。
摩云塔位于凤凰山主峰山腰,该塔为方形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高37米。分为塔座、塔身、塔檐、塔顶四个部分。塔座为须弥式,四面各有一假门,两侧各雕有三个壶门,壶门内雕有佛和菩萨,两侧配有伎乐人,四角有力士。塔身四角为圆形倚柱,塔身四面正中各雕一尊坐佛,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坐佛两侧各有一尊胁侍,头戴冠,身披络,神态恭敬。胁侍两侧各有一座小灵塔,似是大塔的缩影。
2、朝阳大黑山景点介绍:
大黑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西北部,山北坡属赤峰市敖汉旗,居努鲁儿虎山脉东段南麓。大黑山国家森林公园核心区面积29.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3%,大黑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一处以“清幽”、“野趣”为特 色,集“雄、奇、险、秀、幽、旷”六种自然形象于一体。
3、朝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景点介绍: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位于辽宁省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因牤牛河源出山梁东麓而得名,呈半山地半丘陵地貌。女神庙、积石冢、大型土台建筑址是牛河梁文化遗址的代表性建筑。此三个遗址点依山势按南北轴线分布,坛、庙、冢三位一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红山文化最高层次祭祀中心场所。它为中华五千年文明起源,上古时期黄帝等代表人物在北方活动以及宗教史、建筑史、美术史的研究都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牛河梁是5000年“古文化、古国、古城”之所在,中华五千年古国的象征。它的出现,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被称为“中华文明史新曙光”。
4、朝阳东山嘴祭祀遗址景点介绍:
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千多年的一种农耕文化,它是指西起内蒙古的克什克腾旗,东至辽西走廊蝗锦西,北抵乌尔吉林伦河流域,南达朝阳地区这样一个广阔地域内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因首次发现于赤峰红山而得名。位于喀左县兴隆庄乡大凌河西侧山梁上的东山嘴祭祀遗址就属于这一文化范畴。东山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成果已编入中国历史教科书。
5、朝阳双塔景点介绍:
朝阳双塔分别位于朝阳老城区双塔街的南北两端,相距300米。北塔是东北地区最古老的佛塔,从初建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北塔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塔,高约40米,是一座方形空心十三层密檐式砖塔,建在一个宽大的方形砖座之上。
6、朝阳凤凰山景点介绍:
古称龙山,后改称和龙山,清初改今名。在辽宁朝阳市东,越大凌河至山下6公里。远望山形,左右两高峰,如凤两翼;中峰微伏,有塔耸起,如风昂首,因而得名。东晋咸康七年(公元341年),前燕慕容侊迁都于龙山之西所筑龙城(今朝阳市),即由龙山之名而来。中峰为著名风景区,有古寺分上中下三处。上寺在山顶,名朝阳洞,洞内颇宽敞,原有石卧佛一尊和清初泥塑佛像。绝顶有辽代八角十三层砖塔一座,名凌霄塔,今毁。清人《游凤凰山》诗云:“塔矗危岩红日近,佛眠古洞白云埋”,可谓纪实之作。由上寺下行一里许至中寺,名云接寺,寺西有方形塔。下寺在山下东麓,名延寿寺,是清康熙时在辽代报恩寺旧址重建的。寺附近的山坡上有辽天庆寺王石观音像和辽寿昌五年(1099年)僧智述等二十四人《玉石观音唱和诗碑》,今像残碑湮。山之北麓有一方形小塔,小巧玲珑,十分罕见。
7、朝阳冰砬山森林公园介绍:
冰砬山森林公园位于铁岭市西丰县境内,总面积为2200多公顷,最高峰海拔870.2米,森林覆盖率达96%。园区内辐射小、温差大、风速小。冰砬山曾是清初封禁的"盛京围场"腹地,是中国人工驯养梅花鹿的发祥地。
8、朝阳八棱观塔景点介绍:
在辽宁朝阳市西约45公里,塔营子村北山上。南临大凌河,与辽代建州城址隔河相望。塔建于辽代早期,因山下清代建有八棱观而得名。为砖筑八角十三级密檐式,高34,4米。塔座分上、中、下三节,上、下两节每面设三龛,浮雕蟠龙、力士、小塔和神仙人物,姿态各异;中节素面。塔身各面雕坐佛、胁侍、仙童蹈云等。各层密檐均有砖雕斗洪,风格独具,形式特异。
9、朝阳云接寺塔景点介绍:
原名摩云塔。在朝阳市凤凰山云接寺西侧。建于辽代。方形十三级,砖筑实心密檐式,高32米。塔系单层须弥座,每面中央设假门,两侧浮雕莲花、伎乐人、化生童子等图像,四角雕力士像,塔身四面中央雕坐佛,端坐莲台之上,上有宝盖、飞天。坐佛两侧雕胁侍和方形十三层小塔及塔名。小塔上雕有小坐佛,再上为飞天,作由上向下飞来之状。第一层檐下有砖雕斗栱,以上各层塔檐均用砖迭涩砌成。此塔雄伟壮观,是凤凰山现存的最佳建筑。
10、朝阳北塔景点介绍:
在辽宁朝阳市北塔街。与南塔遥相对峙。创建于唐,辽代整修。为砖筑方形空心十三级密檐式,高41.8米,须弥座,南面有一壶门,门内外雕莲花、火焰、兽面衔花、骑兽人物等图像。东、西、北三面雕假门,两侧立天王像。塔身各面雕坐佛一尊,旁为胁侍、飞天、小塔及楷书塔名。佛下分别为双马、五象、五雀、五鹏。塔身以上密檐迭起,层层内收,与高大的塔身、塔座相比,显得细长瘦峻,玲珑有致。
11、朝阳佑顺寺景点介绍:
在辽宁朝阳市南塔街。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兴工,四十六年建成,后续有增修。占地1万余平方米,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喇嘛庙宇。有《佑顺寺碑记》叙述建寺经过。据记载,第一代住持绰尔济喇嘛苏住克图大师,原是京师白塔寺住持,曾人内廷讲诵经典,因病来关外静养,康熙三十七年八月,清圣祖行围木兰时,因绰尔济喇嘛的奏请,遂敕建此寺,并赐寺名及檀香佛像。重要殿宇,有天王殿、藏经阁、大殿、更衣殿、东西配殿、戏楼、关帝殿等。面积宏敞,建筑雄伟。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清高宗出古北口由热河至盛京谒陵时,途中曾驻跸于此。现朝阳博物馆设在庙内。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凌源县建平县
12、朝阳大城子塔景点介绍:
在辽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大城子镇中学院内。建于辽代。据《承德府志》记载,为金代精严掸寺旧址,文学家赵秉文于金承安五年(1200年)撰《利州精严禅寺盖公和尚行状铭》有云:“松漠之北,利州之东,无缝塔样,八面玲珑。”所记塔的方位虽与现状不台,当系指此塔而言。塔为砖筑,空心起券门,八角九级密檐式,高30米。有两级塔身,南面一券门,东西北三面设假门,另四面雕佛像。塔身以上收分较小,是此塔的特点。塔顶颓毁较甚,现存六级密檐,皆有砖雕斗洪。塔前有一小阁,乃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所建。
13、朝阳鸽子洞旧石器文化遗址景点介绍:
在辽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瓦房村西南唐山峭壁上。是1965年东北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其下濒临大凌河,现洞口高出河床34米。周围连山若屏,怪石突兀。主洞高大敞亮,洞内左侧有一个长6米、宽3米的小洞,前有6米长过道,形状如勺,俗称“勺子洞”,内有很厚的堆积层。经1965年至1975年三次发掘,发现三百余件打制石器,以及篝火的灰烬、烧石、烧骨等,还伴有斑鬣狗、披毛犀、鹿、羚羊等大批更新世晚期动物化石,当属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十余万年,为研究原始人的洞穴群居生活提供了科学例证。
14、朝阳凌源无盛号石桥景点介绍:
在辽宁朝阳市凌源县城南45公里天盛号村东的渗津河上。建于金大定十年(1170年),是一座五柱头四栏板单孔石拱桥。东西长3.8米,宽3.4米,跨度2.9米。上拱呈半圆形,下拱呈半椭圆形。桥面用九十多块扇形石材砌成,白灰灌缝,束腰形铁链固定。拱两面的卷脸石浮雕莲花。桥拱中间嵌有建桥石记。这座上下拱单孔石桥,型式少见,保存完好,在我国桥梁建筑史上有重要价值。
15、朝阳建平烧锅营子燕长城址景点介绍:
在辽朝阳市宁建平县张家湾村南山至蛤蟆沟脑北山之间,长约7公里,是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代燕国所筑的长城中保存得较好的一段。据《史记·匈奴传》记载,燕将秦开击破东胡后,“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长城由西向东,穿高山,跨河谷,气势雄伟。构筑因地制宜,就地取村,逢石石垒,遇土土筑。因此,当地群众有石龙、土龙之称。虽经二千二百余年的沧桑变化,至今仍清晰可辨。城墙宽2—2.5米,存高0.5—1.5米,特别是蛤蟆沟脑北山的一段,石墙存高达1.5米,大体保持着原结构状况。